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:
400-831-9091
手機:13924139149(邵工) 13922137967(李生)
工廠地址:佛山市富安工業區富連路25號
新疆地址:烏魯木齊甘泉堡工業園區暴馬丁香街西側735號
德國地址:德國柏林波茨坦大街12號
咨詢熱線:400-831-9091
Copyright ?2014-2023 廣州恒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70461號
新聞動態
NEWS information
四川省2023《關于加強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、產品推廣應用的通知》發布
為深入貫徹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,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、產品推廣應用,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壯大,助力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、生態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發展。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聚焦重點領域、重點行業、重點環節,以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為引領,以增強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、產品供給能力為支撐,以促進精準對接、完善供給平臺、強化示范帶動為抓手,全面加強節能節水、清潔生產、減污降碳、循環利用等領域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、產品推廣應用,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壯大,全面推動能源資源節約、生態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發展。
工作目標
到2025年,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、產品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,供給能力顯著提升,并逐步成為市場主流,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,支持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、產品推廣應用的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健全,帶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明顯成效,基本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重點任務
?。ㄒ唬┘訌娋G色低碳技術供給。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,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加快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突破攻關,發展一批國際國內領先、市場需求潛力大的高端技術、裝備和產品。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,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向企業轉移自主創新成果,支持掌握核心技術的研發人員自主創業,實施一批技術示范項目,組織一批產業化專項工程,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快速產業化。加快建設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,為企業提供產品綠色設計、能源高效節約、清潔生產改造、資源循環利用等系統解決方案,促進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。
?。ǘ娀G色低碳裝備供給。加快培育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產業,全面推廣應用高效加熱、節能動力、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等工業節能裝備,低能耗、模塊化、智能化污水、煙氣、噪聲、固廢處理等工業環保裝備,源頭分類、過程管控、末端治理等工藝技術裝備,大力發展工程機械、重型機床、航空燃機等再制造裝備,前瞻布局減碳零碳負碳、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等關鍵核心裝備,引導重點企業持續推動設備更新改造。優化完善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、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,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低碳技術裝備、綠色材料推廣應用。
?。ㄈU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。大力推行綠色設計,引導企業踐行全生命周期發展理念,運用綠色設計方法與工具,開發更多具有無害化、節能、環保、高可靠性、長壽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綠色低碳產品,打造一批“四川造”綠色低碳產品品牌。加快健全綠色低碳產品認證體系,進一步完善并強化綠色低碳產品標準、認證、標識體系,探索發布綠色低碳產品標準清單和認證目錄,引導企業依據標準清單組織開展綠色低碳產品認證。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職能作用,支持結合行業實際開展綠色低碳產品征集和評定,定期編制發布綠色低碳產品目錄。加快綠色低碳地方標準制修訂,逐步提高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,大力淘汰低能效產品。
?。ㄋ模┐罅Υ龠M供需精準對接。結合不同行業、不同領域的不同需求,組織實施綠色低碳領域企業進公共機構、進校園、進企業、進園區、進供應鏈“五進”活動,遴選一批具備綜合診斷、項目設計、技術集成、運營服務等能力的優質綜合服務商,為用戶開展綠色低碳公益診斷服務,提供綠色低碳改造提升系統解決方案,推廣一批水平先進、經濟性好、適用性強的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,促進供需精準對接。定期編制發布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應用場景案例,引導新技術、新裝備、新產品規?;瘧?。
?。ㄎ澹┘涌旖⑼晟乒┙o平臺。組織實施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推廣行動,圍繞不同地區主導產業,遴選一批市場主體迫切需要的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,通過現場會、專項推介會、專家指導、專項診斷等形式,促進先進技術、裝備和產品推廣。鼓勵省內綠色低碳領域企業積極參與各類展覽展示活動,推動“四川造”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“走出去”,加快拓展國內外市場。推動電商平臺和商場、超市等流通企業設立綠色低碳產品銷售專區,在大型促銷活動中設置綠色低碳產品專場,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產品。探索推進綠色技術交易市場建設,建立完善綠色技術市場化推廣機制。
?。┤婕訌娛痉兑I帶動。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引導作用,嚴格落實綠色采購制度,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,并逐步將綠色采購制度擴展至國有企事業單位。發揮國有企業、大型企業集團示范引領作用,率先推進綠色低碳轉型,在相關業務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,切實履行綠色低碳發展社會責任。在綠色工廠、綠色園區、節約型機關、綠色學校、綠色社區、綠色出行、綠色建筑等有關創建行動中,將綠色低碳技術、裝備和產品推廣應用納入評價體系,進一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。

